2022年11月17日,“智汇创新·2022年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研究生创新论坛——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分论坛”在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第一文科楼成功举办。议程第二项由国内著名学者开展主题讲座,其中历史组分会场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主讲“史料与世界古代史”。
本次讲座的核心问题是世界古代史史料应如何收集、鉴别、使用。
郭小凌教授首先就史料的基本问题开始讲座。关于史料的定义,郭教授进行了介绍和区分:“一手史料”应指某种特定历史现象的目击者或当事人(在场者)留下的实物、文字和口头陈述;“二手史料”指非目击者和非当事人对某个特定的客观历史事物的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郭教授指出,一部以一手史料为主的书中也可能包含着二手史料,反之同理,所以在史料的鉴别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共时性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志。但是必须注意,一手史料并不等于历史原貌,郭小凌教授以凯撒的《高卢战记》、天主教会伪造的“君士坦丁的赠礼”为例,说明史料的记述会受到史料作者情感倾向与利益诉求的影响,因此使用一手史料时也需仔细甄别,考据辨伪。
接着郭小凌教授介绍了当前在古代史研究中世界各地的史料状况。古代西亚、埃及等地文字史料虽然众多,但是这些史料的性质和覆盖的范围十分有限,以数量最多的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泥板文书为例,此类泥板多为程式化的赞美神灵和国王的丰功伟绩为主,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信息十分有限。古代印度史的史料状况在早期各大文明中最差,几乎完全没有史学或者基本上没有历史记录,存世的印度古代文字史料多是神话、宗教礼法等文献,缺乏连续性和可靠性。由于古代东方史的史料状况,目前史学界只恢复了古代史的大概线索,大量的空白环节等待填补。
最后郭小凌教授就目前古代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古代成文史构建中的难题。与近代史相比,古代成文史构建中的难题是史料短缺,已有史料分布不均衡。尽管古文献学和考据学已在考古学、民族学、古人类学等辅助学科提供的材料帮助下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这些史料中仍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疑证。因此,世界上古史的研究者特别需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态度,误将带有主观成分的个人认识等同于客观历史本身。
讲座的尾声,主持人李云飞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并再次感谢郭小凌教授的生动讲述。与此同时在场的同学们也踊跃提问,面对同学们的热情互动,郭小凌教授耐心解答了现场同学对古希腊悲剧作品史料价值判定的困惑,强调使用戏剧史料时要根据剧作家的个人经历与写作背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甄别剧作家的个人情感因素。郭教授回答完毕后,掌声经久不息,讲座丰富翔实的内容使同学们获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与史料的鉴别、运用有了新的认识。
最后李云飞教授向郭小凌教授致谢,并鼓励同学们像郭教授这样前辈学者学习,在使用史料时谨慎甄别,在还原史事时谦虚严谨。
文|章恺羚 何佳凌
图|周瑞
排版|彭序源
责编|孔亚楠许哲煊
审核|蓝媛慧